close
常被誤認為玉山薊 的阿里山薊--。
最早接觸的薊是長在海邊,及低海拔草地的南國小薊 ( 稍後再貼南國小薊 ),之後再認識生長於中高海拔阿里山薊。
草本植物的薊--植株直立、粗壯;由於全株多刺,想接觸它就得小心翼翼。
阿里山薊 植株高可達 1 m 。
阿里山薊的莖密被毛。
阿里山薊葉披針形,基生葉幾乎無柄,莖生葉基部略微抱莖,葉兩面光滑或稍微被毛。
"阿里山薊"葉緣羽狀淺裂或半裂,裂片狹三角形,先端成刺狀,裂片6-9對;裂片與裂片間缺刻底部成V形。
阿里山薊頭花單生或2-3個簇生,有總花梗。
阿里山薊頭花花冠暗紫色、紫色或黃色。
阿里山薊 外層苞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,外張。
阿里山薊 -- 總苞片外表面中央無黏腺體。
阿里山薊 Cirsium arisanense
台灣特有種,分布於中高海拔 (2300-3500m )草原或山稜線上。
----
參考資料:台灣植物誌第二版、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其他種 "薊"--請點入 部落格筆記目錄 找菊科目錄 看--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