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,一直以為珠芽佛甲草僅出現在中部中海拔山區,前幾天在台北,偶然的機會看到它成群的生長在在一條小水溝的溝壁,顯然是擴散到北部來了。
葉腋具珠芽(紅色箭頭所指的)--是它最為明顯的特徵。
珠芽佛甲草 Sedum bulbiferum
肉質草本植物;莖直立,偶斜昇。
葉互生或對生,匙形至匙狀倒披針形;10-20*2-5 mm;先端圓或鈍,葉基楔形,葉腋具珠芽。
聚繖花序頂生;花無柄;苞片葉狀,匙狀倒披針形,5-10*2-3 mm,漸狹。
萼片離生,5 枚,不等長;倒披針狀形,偶而線狀倒披針狀形;大的5-6*2-3 mm;小的 2.5 * 0.8-1 mm,先端圓或鈍,基部漸狹,有距,綠色,光滑,花時斜昇至平展;萼宿存至果實成熟。
花瓣 5,披針形,先端尖,基部楔形,黃色;雄蕊 10 枚,兩輪排列。
心皮 5,離生,但基部合生;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;長 3-5 mm;光滑;先端有喙。
蓇葖果通常無種子,藉珠芽繁殖。
歸化種,分布於中低海拔。
參考資料:台灣產佛甲草屬植物之分類研究 (作者:林鴻文 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