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霧佛甲草與玉山佛甲草的花部形態相同,兩者最明顯的差異為葉子的部分;觀霧佛甲草的葉子較大也較寬。
葉長 6-8 mm---------玉山佛甲草
葉長10-12 mm--------觀霧佛甲草
----
生長於觀霧地區岩壁的觀霧佛甲草
觀霧佛甲草 Sedum morrisonense var. kwanwuense
莖光滑,常呈紅色,下部匍匐,上部直立;節上長根;基部常帶有嫩枝;植株高 12-15 cm。
葉互生,通常呈水平,長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,10-15*2-3 mm;先端鈍至漸尖;基部鈍,有距;全緣。
密繖花序,頂生,三分枝;花無柄;苞片葉狀,長橢圓狀披針形,8-10*2 mm,漸狹。
萼片基部合生,5 枚;萼筒鐘狀,3 mm 長;萼裂片長橢圓狀線形,先端鈍,光滑;萼宿存至果實成熟。
花瓣 5,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黃色;雄蕊 10 枚,兩輪排列。
參考資料:台灣產佛甲草屬植物之分類研究 (作者:林鴻文 )
全站熱搜